随着近期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,全球贸易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,在面对外部种种不确定因素下,正有越来越多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。为此,各重点商超、电商平台纷纷开辟“外贸优品”绿色通道,4月11日,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元“出口转内销”扶持计划,盒马上线“外贸专区”,拼多多有“千亿扶持”,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……
当然,外贸企业转内销并非一蹴而就。比如,外贸与内销企业在运营逻辑上存在差异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宇表示“外需导向产业的生态系统具有三大特点:首先,以订单为导向开拓市场;其次,以效率为核心建立响应机制;最后,高质量、无品牌。在这样的生态下,所有基础设施都为提高生产能力而建,漠视消费者是自然的结果。”基于以上原因,外贸企业想要成功转内销有哪些核心注意点呢?
首先,外贸企业做产品:用户为王,解码产品需求金三角。
外贸企业多是做to B生意,如今转内销,必然要先转变到to C的思维上来——生产什么样的产品,卖给什么样的顾客。在to B的商业模式中,外贸企业直接面对的往往是海外企业客户,按需接单安排生产,再将产品在指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。当外贸转内销,面对的则是一个个消费者,而to C生意之所以难做,正是难在对个体消费者的洞察和理解不够——同那些扎根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内贸企业相比,这算得上是外贸企业的“先天不足”。
因此,外贸转内销,首先要懂用户的需求。当然若直接问消费者的话,他们是给不出超越认知的解决方案的。就好比汽车发明之前,当你问用户要什么,他只会告诉你要一匹更快的马。因此,企业只有通过用户画像、市场调研等分析用户需求,从而真正让产品立足消费者的心坎上。
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在消费者需求方面千差万别,但是也存在共同性的地方,比如以下三个需求点就是当下主流消费者普遍追求的。
其一,是功能化需求。产品功能设计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石,它不仅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体现,更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。好的产品功能设计,能精准击中用户痛点,为用户带来价值,从而赢得用户的青睐。比如,外贸企业海力实业旗下的捷拉夫是欧洲知名园艺清洗机品牌,在转内销时,针对国内小镇居民的多场景需求“量身定做”了既能清洁猪圈,也能浇灌菜园的多功能“洗地神器”,让品牌快速打开市场。
其二,是质价比需求。今天,理性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,在小红书上消费者们分享着自己精打细算、货比三家的购物经验。《2023消费趋势观察》显示,“质价比”正成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同并奉行的新消费观念。为迎合这一需求,拥有16年外贸经验且为双立人等代工的厨具品牌“三禾”,基于拼多多平台消费大数据支撑与分析,选择在99元价位段重新开模打造一款高品质产品,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,更被誉为品质“国货之光”。
其三,是颜值性需求。《真需求》的作者梁宁提出:品牌,就是你愿意和它自拍。这背后暗含的就是消费者对颜值的追求。从产品到外包装的高颜值,有两个好处:一是信息传递效率。信息爆炸时代高颜值产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注意,然后才会愿意了解你、喜欢你、信任你(购买)。二是基因里藏着的对更美好生活的暗示。比如外贸企业新宝电器旗下的摩飞品牌,推出了如多功能料理锅等以其复古英伦风的外观设计,轻松俘获当代年轻人。数据显示,新宝电器2024年营收达到160亿+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咨询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咨询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