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跨界认知误区:过于强调跨界而忽略品牌主业发展。
从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高度看,多元化之路是企业迅速发展的一个捷径。多元化发展的初衷,是希望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,同时降低依赖单一业务所带来的风险。但是,某些企业在多元化发展中容易陷入舍弃主业的误区。
● 曾经的“牙膏第一股”两面针,近年来主业受到“冷落”,跨界纸业、旅游用品、医药等多个版块都未发展起来,导致连亏十几年。
● 曾与双汇争雄的雨润,跨界地产、物流、旅游、金融等诸多领域发展不顺拖累主业,
2024财年年报显示归属母公司净亏损3857万港元,而双汇则紧紧围绕肉制品的相关行业跨界,创造了超900亿市值。
多元化没有错,错在盲目多元化。“帕卡德定律”指出:一家卓越的公司之所以会消亡,往往因为机遇太多,而不是没有机遇。我们在跨界前,还要做到两个避免。
1)避免“阶段性短视”。通过在主业上约束,有助于规避阶段性短视,去跟风进行不能带来长远增长的业务跨界。
2)避免“管窥效应”。《稀缺》一书提出: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判断力下降。在跨界时,聚焦主业也需要对度的把握。
曾经跨界多元化导致主业服装板块逐年下滑的雅戈尔,其董事长如今也多次表示,“必须‘归核’,原来是三条腿同时走路,现在是服装一业为主,投资和房地产为副。”
想要做个好品牌,那企业在跨界时需注意以下三点:
1)企业多元化跨界发展的前提是要守住主业,实现主业的突破与成长;
2)跨界初期最好选择与主业强关联的行业,好比海尔的扩张,而两面针步子迈得就太大了;
3)跨界时不宜走的过快,小心资金、人才、资源等跟不上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跨界战略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规划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