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《财富》杂志每年评选的世界500强是评估全球大型公司最权威、最知名的榜单。其中,可口可乐都是传统饮料行业里的品牌佼佼者。
实际上,可口可乐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,也遭遇过发展天花板的至暗时刻。在20世纪80年代,虽然可口可乐在美国软饮市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,但也面临着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的态势,而罐装饮料也被百事可乐打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更为严重的是企业信心,其中悲观派一致认为:可口可乐发展已经遭遇增长天花板,且难以突破这个瓶颈,甚至连当时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师们都给可口可乐判了“死刑”。
危机面前,考验的就是战略方向的掌控力。时任可口可乐董事长的郭思达却认为,与其在软饮市场肉搏,在沃尔玛货架以及杂货店的有限渠道空间博弈,还不如跳出旧空间,扩展到“液体产品”的市场空间,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增量机会。最终,郭思达重新定义了可口可乐及其战略,从单一的可口可乐开始扩展至咖啡、果汁、茶饮、纯净水,甚至运动饮料领域,这个战略激活了可口可乐,使其迅速超越竞争对手,再次步入快速增长轨道,并遥遥领先。同样是面对天花板,可口可乐的生死选择却是通过市场跨界拓展实现了“返老还童”。
最终,郭思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。在其任职的16年中,可口可乐的市场价值从43亿美元升至1450亿美元,全球市场份额也增长了15%。当然,这是一个成功的跨界突破案例,而目前还有很多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天花板,致使其陷入市场竞争的生死丛林。
华为任正非曾表示:“过去企业家遇到困难,通常的办法是减库存、减成本,熬一熬,希望就能熬过去,但现在不行了。”当下经济面临的是一个面的、整体的、巨大的结构性的冲击。这时,传统办法已经不能应对这个结构性的挑战。
目前,从企业内部看,战略、管理、产品、商业模式等天花板问题都已经涌现,企业家们受制于传统战略思想,被困井底。
第一点,是战略发展的天花板。
当市场已经呈现出了新趋势,而一些企业却没有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,还是一味的抱守传统业务领域和模式思维,不思变革。此外,还有一部分想变革的企业,其企业战略惯性与阻力却羁绊着企业前行的步伐,让企业难以跟上时代发展。2019年富贵鸟被宣告破产,一代“中国真皮鞋王”的神话就此陨落。实际上,富贵鸟不是第一个中国鞋服品牌没落者。2017年百丽已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联合交易所。近些年来,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变革,市场环境不断改变,传统鞋业巨头们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的冲击,新时代对企业的品牌、产品、渠道、传播等方面都提出了新挑战。此时,迫切需要企业进行战略变革,找准更适合新市场环境的战略方向。但这些企业却没有跟上时代浪潮,更没有及时的调整好企业的战略方向,以至于纷纷搁浅沙滩。
第二点,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天花板。
我们都知道,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力核心,而企业普遍遭遇的一个“天花板”就是产品力不够强。目前,出现天花板的企业很多都是在“吃老本”,所谓的创新产品往往都是“力不从心”,由此让企业一度陷入发展的泥潭,众多老字号企业就普遍遭遇到这一问题。随着新市场环境变化,市场对于企业在产品的技术创新、概念创新、传播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,企业一旦与时代脱节,就会被消费者抛弃。成功者百雀羚在外资围剿的中国日化市场中,却能快速成为“国产护肤第一品牌”,其核心就是产品创新。从产品配方到包装再到市场定位、传播等等,百雀羚打出了一套基于产品层面的创新组合拳,甚至改变了“价格低、品质一般”的国货印象。
第三点,是商业模式的天花板。
当传统企业家们还在吐槽“经济不景气,生意下滑,在啃老本”时,新零售、新的经济体还是来了;当传统线下企业还为拥抱互联网举棋不定,马云宣布“纯电商时代终结,电商归划为传统经济”。随着新市场趋势的到来,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推动企业前行,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“模式包袱”。要想活下去,企业必须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。
回力是一个由辉煌走向沦落的老品牌,但是随着市场变化,回力却迎来了“第二春”,更是创造了一年卖出8000万双鞋的记录。传统的回力改变了陈旧的销售模式,采用“终端直供平台+电商平台”的模式,走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。同时,利用活动推广、媒体营销、事件营销等形式进行市场运作。邀请当红流量明星做代言,如杨幂、吴亦凡等人,带动了粉丝购买“明星同款”的热潮。在初步获得成功后,回力还在全力打造“智新科技、智能服务、智捷物流和智慧品牌”四大新零售模式平台,以此成就全新的商业模式。
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不断变化,包容更多的企业创新,各种新生商业模式相继诞生,不断蚕食传统企业的蛋糕。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,已不再是单单的渠道为王、价格制胜、产品力竞争,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最终较量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咨询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咨询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