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在诸多跨国巨头的跨界争锋中,有哪些规律性特点呢?
规律特点3:科技领跑,科技催生新驱动
数字经济大潮来袭,伴随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,新产品新服务将不断加速应用,数字经济发展与新技术演进为跨界提供了有力的创新支点。
比如随着AR技术的不断渗入,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尝试用AR技术,可以说AR使跨界变得更加吸引眼球,更加有效,可口可乐的AR跨界便是印证。
可口可乐与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合作,使用AR技术设计了一款能播放音乐的可乐,使可乐瓶变身音乐控制器。消费者使用相应的App对准印有可口可乐或雪碧促销标签的特殊瓶身时,App可轮流播放189种Spotify列表上的音乐。一旦解锁应用,用户可保存该播放列表。当然,用户还可通过扭转瓶身调整音乐播放顺序,对应歌曲封面也会由App显示在瓶身周围。
可口可乐城市罐还和百度AR合作,用户只需打开百度AR,对准可口可乐城市罐扫一扫,便可以开启城市秘境,探寻这座城市的秘密,了解这座城市知名建筑、习俗、地域风情。
抓住高新科技的发展机遇,企业将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马化腾曾经表示,“当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时,就已经是一片红海,而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机会诞生创新的机会,那可能是一片蓝海。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,当年做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,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,所以我做起了当时的QQ,包括现在的微信。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。大疆也是,它是无人机,也是flying camera,这两者本来是不同的,本来一个是航模一个是摄影,但是大疆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,一下打造了一个市场。”正是通过科技的跨界创新,才有了今天腾讯和大疆这样的超级独角兽。
规律特点4:文化渗透,融合激发需求力
全球化趋势下,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全球布局,他们的触角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,而与之同步的是文化性的跨界渗透与输出。比如肯德基、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之初,传递出了美国文化价值,待逐渐取得中国消费者认可后,在产品创新上还会加强本土文化。比如从不辣的劲脆鸡腿堡到黄金烤鸡腿堡,从老北京风味的鸡肉卷再到广东风味的咕噜鸡肉卷等等,总能不断变换花样针对国人的口味推出新产品。实际上,产品的创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,肯德基等跨国品牌还积极进行基于中国文化的跨界营销:肯德基和成都杜甫草堂跨界合作推出了首家天府锦绣主题餐厅。天府锦绣主题餐厅营造出杜甫诗意氛围,餐厅通过草堂“元素”图案装饰及动态影视图像,使消费者们能在店内享受到“吃着炸鸡,品味杜甫诗歌文化”的独特体验。
迪士尼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翘楚,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娱乐节目制作、主题公园、玩具、图书、电子游戏等。中国作为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,迪士尼中国在本土化运作方面更进一步,不仅推出了围绕中国四大核心城市“京”、“沪”、“蜀”与“粤”设计的系列产品;同时,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推出了含有更多中国元素的月饼;携手藏有诸多历史文物的上海博物馆,跨界推出融合了大克鼎青铜纹饰的米奇,以及涵盖了雨伞、丝巾、背包等的多款跨界周边。
品牌是企业的灵魂,文化则是品牌背后的支撑。如今,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在品牌竞争方面,早已进入了品牌经营的更高形态——文化渗透。通过跨界,以文化渗透输出品牌价值进而影响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。当然,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在努力消除文化隔阂,如通过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、生活习惯、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,使产品品牌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,以消除消费者的排斥感,赢得信赖与推崇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跨界战略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规划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