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轻人的第一台车!”
小米创办人、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,小米造车的进展超过预期,预计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。
自宣布造车以来,小米投入了巨额资金。根据小米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为8.29亿元,较第二季度增加35.68%。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造车业务累计投入18.65亿元。
“10年投入100亿美元,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。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,为小米汽车而战。” 在小米发布会上,雷军如是说。
小米造车凭什么?雷军在自问自答中表示,因为小米对硬件、对互联网都很懂。
一位行业人士称,“小米C端的用户量以及IOT生态链,是它造车的核心优势。”
智能电动车不仅是电子消费品,也是零部件繁多、工艺复杂的工业产品。包括研发、设计验证、软件、AI 支持、代工生产、出行数据和平台运营等环节。而这些复杂的环节,小米在原来的“铁人三项”模式(铁人三项,指的是硬件、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)基础上所搭建的生态链,为造车战略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小米不仅孵化生态链企业,他的生态链企业又孵化了上下游的很多企业。原来的企业可能想做一棵大树,长得很茂盛、很茁壮。但一旦遇到外界环境的变化,可能就倒了。
而小米的竹林生态:首先竹子长得特别快,其次,它更新得快,新的竹子会替代老的竹子,有一个自我新陈代谢的过程。什么叫生态?生态里不应该是一个物种。好的生态不只有食物链上下游的依存,还要有物种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促进,或者叫共生、共同繁荣。随着小米生态链企业数量的增加,保证其整体生态动态平衡的良好发展,也为进入造车领域扫除了很多障碍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规划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规划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