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这样一个“医疗未来梦”:你不用去医院,直接在家就有专业的私人专属医生为你远程诊疗;各种可穿戴检测设备随时监控你的健康,并实时上传健康云端;你的所有需求会实时同步到你的个人健康云档案里面......
而这些也正是互联网巨头们正在做的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说:“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,能再造一个京东”。
健康医疗是一个香饽饽,但是不是只要跨进去就能分一杯羹?我们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在巨头在制定医疗大健康跨界战略规划中,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的跨界差异玩法,主要还是由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。在凯纳咨询创始人沈国梁新的战略力作《跨界战略》一书中也提到:“企业以核心驱动力为基础进行跨界,能够在帮助企业拓展进入新领域的过程中,更强化培植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现有领域的壮大。” 企业医疗大健康跨界战略规划,要强化“基因”核武器:多元延伸,靠“核心力”是基础。
詹姆斯·马丁从战略技能、战略素质的层面,将企业核心能力描述为“是一种对用于许多产品并使之成为可能的技术和技能的掌握,一旦一个企业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能力,它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容易地运作使用核心能力的不同新产品,核心能力使企业比其他竞争对手做得更好,它能被用于多种产品而竞争对手不能模仿它”。研发不同新品,仅是企业核心驱动力横向变强的一种表现,其实它更多的是一种开拓发展型战略,比如它可以帮助企业以核心驱动力为基础进行跨界,并实现产业的多元化。
国内的大健康产业主流互联网玩家,缺少不了“母平台”背后核心能力资源的支持。比如百度一直在健康领域强调AI的精准定位推荐,实现精准的健康管理,做到技术赋能医院、诊所和医疗系统的整体运行;而阿里依托达摩院、阿里云的技术拓展,在大健康领域的砝码不断加重,将大健康与科技创新技术融合,能在板块业务上产生更大的价值。通过观察“京东”健康可以看见,它的强项依旧是自建的物流体系,疫情期间京东得益于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,在用户线下服务竞争上促进了业绩增长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规划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规划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