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战略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,是竞争战略理论的兴起时期。
竞争战略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。实际上,很多战略理论至今依然没有脱离这个竞争战略的范畴和基础。
此前,虽然有十个学派的战略思维,但基本上都是偏重理论,而企业家们更需要落地实践。因此,20世纪80年代以来,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,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开始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推向了历史前台。目前,大家普遍将竞争战略划分出三个基本学派。
一是产业经济学派,其核心战略规划观点是:竞争是成本领先战略、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。这个学派的代表就是誉为“竞争战略之父”的迈克尔·波特。20世纪80年代波特成功地改造了产业经济学,把分析单元从产业转移到公司。为此,波特创造性建立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,即进入威胁、替代威胁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、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。在这种指导思想下, 波特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:总成本领先战略、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。
二是核心能力学派,其核心战略规划观点是:竞争是核心能力打造的博弈过程。1990年,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发表了文章《企业核心能力》,由此奠定了能力学派的理论基础。核心能力学派认为,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,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。该学派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:一是以汉默尔和普拉霍莱德为代表的“核心能力观”;另一种观点是以斯多克、伊万斯和舒尔曼为代表的“整体能力观”。
三是战略资源学派,其核心战略规划观点是:竞争是资源与能力的优势对决过程。资源理论代表人物柯林斯和蒙哥马利认为,资源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能力的总和。因此,资源理论学派的思维逻辑是,企业的差异化源于资源的差异化,企业的不可模仿性来自资源的不可模仿性。
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竞争对手,竞争理论由此风行。时至今日,竞争理论已经延伸出了很多战略规划思想,可见其影响力之大。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跨界战略规划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品牌战略规划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