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5日,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,2022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下滑5%-10%。截止11月02日,总市值为157亿港元。

泡泡玛特一度被称为“90后的茅台”,但如今泡泡玛特却似乎有些不灵了。2022年上半年,泡泡玛特净利润和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5%以上,市值缩水超千亿(其在2021年初达到市值历史高点1500亿港元左右)。
经济下行消费疲软,新鲜感不再后年轻人的钱不好赚了,不仅是泡泡玛特正在跌落神坛,其他创新消费品品牌也面临同样困境。逸仙电商市值蒸发超千亿元,奈雪的茶市值较高点腰斩……
缺少新鲜感支撑下,年轻群众正在流失。小红书上,“退坑”笔记突破1万,曾被炒高的盲盒在咸鱼半价出售,泡泡玛特为何卖不动了?凯纳战略咨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万物皆可盲盒:泡泡玛特遭遇跨界打劫
虽然最初,盲盒因泡泡玛特而被大众熟知,但如今早已成为一种“盲盒经济”被应用到各行业。安踏的球鞋盲盒、野兽派的香薰盲盒,甚至同城旅行也推出98元机票盲盒引得千万人抢购。
盲盒受欢迎,正是因为其除了物质层面外,在精神层面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猎奇和小确幸心理。而当其他行业纷纷跨界推盲盒,让大众生活被越来越多盲盒充斥,也分走了年轻人对泡泡玛特的注意力,自然没那么吃香了!
泡泡玛特患上双重“依赖症”
对于当下想要寻求“新增长引擎”的泡泡玛特来说,如何摆脱“核心IP依赖症”和“盲盒依赖症”很关键。
1)核心IP依赖症
泡泡玛特两大核心IP Molly和Dimoo,占2022上半年总收入29%,这显然并非好事。迪士尼为何成功,关键一点是优质IP池带来的在传媒和消费品板块多轮次重复变现引发的乘数效应;相较于拥有米奇、钢铁侠、玲娜贝儿等众多知名IP的迪士尼,泡泡玛特存在顶流IP单一,且故事性较弱的问题,虽一直在推新却未能再造一个Molly。

盲盒依赖症
2021年泡泡玛特抽盒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47.8%,为摆脱盲盒依赖,也在加速推进新业务项目,但新兴业务要么模式太重,要么尚未形成气候很难快速成为新增长“主引擎”。泡泡玛特COO 表示,“我们几个新业务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。像乐园业务,2023年第三季度可能才开始业绩产出;而部分业务,其实是放眼三五年之后的。”
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咨询案例资讯,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://www.cannor.cn;凯纳营销咨询集团,中国十大策划机构,跨界战略引领者,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咨询公司。